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偶戲劇場:設計/製作/表演
Presenting Images with Puppets 
開課學期
110-2 
授課對象
學程  藝術設計學分學程  
授課教師
鄭嘉音 
課號
Thea5107 
課程識別碼
129 U5080 
班次
 
學分
2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第2 週
星期五6,7(13:20~15:10) 
上課地點
總一館210 
備註
密集課程。第1次未到請退選,無法配合課程時間者勿選(詳見課綱)。屬藝術設計學程進階設計實務類。
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 且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2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藉由古今中外的偶戲發展脈絡、與當代劇場中偶戲的應用案例,瞭解偶戲以符號美學與視覺意象為特長的表演語彙。學生將認識手偶、杖頭偶、執頭偶、懸絲偶等常見的偶戲操作形式,並以實務性的練習,體驗偶戲創作過程中的思考脈絡與技術要求。 

課程目標
認識偶戲的多樣表現風貌,瞭解偶的創作表達特色。實際體驗從設計、製偶到操偶,學習偶戲如何成形的創作過程,以期學生在未來的創作中,有機會融入偶戲元素,為演出增添多層次意義。 
課程要求
本課程為密集課程,第1次未到請退選,上課時間及教室如下:(無法配合者請勿選課)

2/25(五) 67節(總1館210教室)
3/04(五) 67節(總1館210教室)
3/11(五) 67節(總1館210教室)
3/19(六)12:00-5:00PM(總1館118教室)
3/26(六)12:00-5:00PM(宜蘭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:宜蘭縣五結鄉利澤東路37號)
4/9 (六)12:00-5:00PM(總1館118教室)
4/16(六)12:00-5:00PM(總1館118教室)
4/23(六)12:00-5:00PM(總1館118教室)
4/30(六)12:00-5:00PM 期末呈現(總1館118教室)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1. 林明德:《認識布袋戲的第一本書:從尪仔製作到手玩尪仔說唱故事去》,台北:五南,2018年。
2. 石晏如:《尪仔戲真趣味》,台北:愛智,2017年。
3. 邱一峰:《台灣皮影戲》,台中:晨星,2003年。
4. 陳龍廷:《台灣布袋戲發展史》,台北:前衛,2007年。
5. 林孟寰:《無獨.遊偶:無獨有偶與臺灣當代偶戲十五年》,桃園: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,2014年。
6. 王添強、麥美玉:《戲偶在樂園:幼兒戲偶教學工具書》,台北:成長文教基金會,2002年。
7. 石光生:《臺灣傳統戲曲劇場文化:儀式演變創新》,台北:五南,2013年。
8. 詹傑:《白色說書人與微塵望鄉》,台北:時報,2021。
9. 周伶芝、魏雋展:《無獨有偶經典偶劇選:降靈會、最美的時刻》,桃園: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,2014年。
10. 游資芸:《詩意的人偶同臺:飛人集社作品集,2004-2014》,桃園: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,2014年。
11.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:《無獨有偶親子偶劇選:快樂王子、最美麗的花、小潔的魔法時光蛋》,桃園: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,2014年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學習報告 
20% 
 
2. 
操偶練習情境呈現 
20% 
 
3. 
小組創作呈現 
30% 
 
4. 
戲偶製作成品 
20% 
 
5. 
課程參與度 
1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2週
2/25  13:20-15:10
偶戲概論一(歷史文化意義)  
第3週
3/04  13:20-15:10
偶戲概論二(多元創新風貌)  
第4週
3/11  13:20-15:10
偶戲概論三(當代劇場中的運用)  
第5週
3/19  12:00-17:00
操偶練習: 操作「形體」呈現生命幻象
偶的感官與思考、以偶的肢體語言傳遞思想 
第6週
3/26  12:00-17:00
在宜蘭利澤偶戲村上課)偶戲形式認識
杖頭偶戲偶設計製作(偶頭、身體、頭身組合)  
第8週
4/09  12:00-17:00
操偶練習(偶的視線、道具互動、情境練習) 、小呈現與討論 
第9週
4/16  12:00-17:00
杖頭偶期中呈現、偶戲創作概念、期末小品創作發想、快速製偶技法 
第10週
4/23  12:00-17:00
操偶練習、期末小品排演與討論 
第11週
4/30  12:00-17:00
排演與討論、期末呈現